家住横江古渡头,年年江上望归舟。
郎若归时今日好,常时那见水平流。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高斋日暮搴孤幌。客中杨柳垂垂长。
惊心春事日渐阑,故人不至何由往。
笑声在耳言铭心,良会无多易畴曩。
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
竭来闭置金斗城,坐席未温车铎响。
依人去住不自由,身与桔槔同俯仰。
闻君亦欲看山来,吁嗟道路疲吾党。
后先踪迹良悠悠,破壁留诗拂蛛网。
鸿雁犹归江上音,烟波不共淮南赏。
料尔装成罨画溪,尚有落花随画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