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登赋楼观月立夫有诗序别次韵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

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

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

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

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

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西山高峻清爽,又登上百尺高楼。
月光洒满万物,只用一双眼睛欣赏。
寒冷的光芒增添大气的壮丽,山影倒映在江流中。
相伴还能有多少时日,让我们醉酒赏景共享一壶。
各位若有远大抱负,应忘却离别的忧愁。
衣食丰足后只需守着坟墓,记住老态龙钟的马少游的故事。

注释

西山:高峻的山。
自:自然。
高爽:清爽高远。
更:再。
上:登上。
百尺楼:很高的楼。
月华:月光。
万象:万物。
独:独自。
寸目:一双眼睛。
寒光:寒冷的光芒。
增:增添。
灏气:壮丽的大气。
山影:山的倒影。
接:连接。
江流:江水。
相从:相伴。
几日:多少天。
醉赏:醉酒欣赏。
同一瓯:共享一壶。
大志:远大抱负。
销:消除。
别去愁:离别的忧愁。
衣食才足:衣食充足。
守坟墓:守着坟墓。
龙钟:老态龙钟。
马少游:历史人物,此处指代有志者的生活态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赏月忘返的画面。诗人先以“西山自高爽”开篇,既展示了山势雄伟,又表达了登临之志,更上百尺楼,则是为了更广更远地观赏景色。接着,“月华出万象”,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月亮的明丽,“独以寸目收”,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专注而细腻地观察月色的情景。

“寒光增灏气”和“山影接江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清冷的氛围以及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统一。诗人的朋友们共同享受这一刻的美好,“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忘却时光的心境。

最后两句“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是对友人的一种勉励和期望,而“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往昔游历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志向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云月图(其二)

菩萨岩前净满月,神女峰上光明云。

吾人肺腑中流出,诗句丹青无半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王逸竹溪钓艇图二绝(其二)

塘影抱林光,樵风接溪浪。

最爱笋蕨时,恰是河豚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题冯申之所藏徐皋鱼

菱叶蘋花点水面,水净如空到底见。

大鱼独行示闲暇,小鱼群嬉誇敏健。

画工定自知鱼乐,掉尾扬鳍固多变。

犹胜图写吴王鲙,戕灭众命供一馔。

南唐徐白称绝笔,皋实同姓最后出。

三幅挂我素壁间,恍然又作江湖客。

吾闻神物久当化,烦君谨护风雨夕。

一声霹雳飞上天,回视丹青了无迹。

形式: 古风

题何朝申所藏赵邈卓馋虎图

何日老于菟,失脚来空山。

山中无所食,瘦骨见孱颜。

舐掌鼓饿舌,始信择肉艰。

姑求一饱计,未肯藏榛菅。

画师有深趣,粉墨不可删。

兽心察凶毒,人事戒防闲。

编须固莫敢,强弓亦徒弯。

吾命傥足惜,斜阳掩柴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