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道宁秋山晴岚图

春山岚重秋山少,宿雾浮烟亦昏晓。

千峰万峰爽气生,望入虚无俱缥缈。

画图到此须写真,许君笔力真能神。

丹丘博士有巨眼,谓是晚年尤可人。

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

本来面目见苍厓,笼罩谁加青与紫。

乾坤无心四时改,万变消沉一真在。

古人观物复今人,秋色无端几千载。

君不见邹君得此爱如玉,长卷装潢更犀轴。

何当携上九龙巅,南望湖天送孤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许道宁秋山晴岚图》。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家许道宁的《秋山晴岚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风貌。

诗中首先描绘了春山与秋山的不同景象:“春山岚重秋山少”,春天的山峦被浓重的雾气覆盖,而秋天的山则显得空旷而清晰。“宿雾浮烟亦昏晓”,夜晚的雾气与清晨的烟云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昼夜的界限。接着,“千峰万峰爽气生,望入虚无俱缥缈”描述了秋日山峰间清新的空气,以及远眺时那虚无缥缈的景象。

邵宝进一步赞美了这幅画的写实性和画家的技艺:“画图到此须写真,许君笔力真能神”。他提到,这幅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自然景色,而且画家的笔力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邵宝还特别提到了“丹丘博士有巨眼”,认为这幅画是画家晚年作品中的佳作。

诗中还提到了两位欣赏者:“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鹿场子对这幅画的评价极高,他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万里秋空的细节。邵宝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画家技艺和作品的赞赏之情。

最后,邵宝以“本来面目见苍厓,笼罩谁加青与紫”来赞美画中山岩的自然之美,强调了天地间万物变化的本质在于其永恒不变的真谛。他感慨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感受,指出这种感受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延续了几千年。

整首诗通过对《秋山晴岚图》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邵宝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择庵赠周用仁

择庵择术如择邻,家传医道能通神。

庵中读书二十载,养得满腔多是春。

春来沴气方流转,择庵出门无近远。

独将一点天地心,厉鬼闻之亦遄返。

吾家诸子婉清扬,一疾偶到沉痾乡。

择庵谓此不足治,坐令二竖违膏肓。

我为题诗当金帛,声动东阡与西陌。

杏林红映橘泉清,回首龙峰片云白。

形式: 古风

双松图寿司徒秦公

一春三寄寿公诗,未尽平生爱公意。

清秋忽展双松图,于我初心乃深契。

乔柯落落生涧阿,下荫流泉上云气。

万古长撑雨露天,四时平视冰霜地。

问谁作者宋季人,一幅生绡墨尚新。

题诗千里应尊酒,岁寒标格当青春。

君不见司徒嘉绩奏三载,只尺天颜真简在。

麟袍玉带照贞姿,四海人方仰风采。

形式: 古风

喻太安人七十

秋官郎中纯孝人,慈闱中有希龄亲。

昔从北阙乞南省,板舆迎共金陵春。

春光媚人乡只尺,舆出都门指无锡。

翟冠象服对诸孙,百有千年未终极。

山花有芳溪有鲜,野人时送来堂前。

郎中东望拜南极,九峰青映沧溟天。

司寇所司彝典系,平反为仁断为义。

郎中持此答慈闱,万古萱花一生意。

君不见西望瑶池降王母,画图今乃在人间。

人间懿德不胜述,一览春风生笑颜。

形式: 古风

为莫临安曰纯题画

千峰乱历岐山青,秋天怅望开翠屏。

乾坤何处下鸣鸟,野人漫谓山鸡形。

姬公召伯日以远,世道江河几流转。

生绡数尺悬我前,万古愁怀一消遣。

南溪之上桐树林,君家楼高溪水深。

而翁登我歌且啸,有招不来伤我心。

君游江湖倘奇遇,黄陵庙下舟曾住。

云隐苍梧柰望何,独有东流可分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