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尚德宪郎

君诗如长江,浩浩积潴汇。

纵之泻千里,所过不可界。

又如百货集,光采照圜圚。

铦铓干莫锋,温润琚瑀佩。

变化发令姿,富博骇群睐。

郁孤留十日,山水各献态。

振衣千仞颠,謦欬答秋籁。

涉溪螺斗惊,窥谷杞根吠。

群峰如故人,拄杖静相对。

尽追坡仙游,踏破山浪翠。

吟工压木容,气正失恒魅。

知君青云士,胜迹犹所爱。

经济满胸中,领览暂方外。

不同牛山登,流涕感谢代。

五羊屹霜台,掾檄促今迨。

悬知众器陈,政复待殷鼐。

古来成功人,所贵志慷慨。

文奎动遐极,爽气破炎霭。

九月霜露严,整驾俶高迈。

便同南溟鹏,俯谢蜩鴳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友人的诗歌作品,将其比作浩瀚的长江水,汇聚百川,奔腾千里,不可阻挡;又比作琳琅满目的百货市场,光彩照人,各具特色。诗中还运用了“锋”、“琚瑀佩”、“令姿”、“富博”等词,形象地展现了诗歌内容的丰富与艺术魅力。

接着,诗人通过“郁孤留十日,山水各献态”描绘了友人在山水间停留,与自然美景相映成趣的情景。而“振衣千仞颠,謦欬答秋籁”则展现了友人高洁的品格与超凡脱俗的风度。通过“涉溪螺斗惊,窥谷杞根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探索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群峰如故人,拄杖静相对”一句,表达了友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仿佛群山都是他的老朋友。接下来,“尽追坡仙游,踏破山浪翠”则表明友人追求的是像苏轼那样的文学境界,踏遍青山绿水,留下诗意的足迹。

“吟工压木容,气正失恒魅”形容友人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精妙绝伦,而且在精神气质上超越了一般,具有独特的魅力。最后,“知君青云士,胜迹犹所爱”表达了对友人高尚人格的赞美,认为他虽身处高位,仍热爱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诗歌及个人品质的赞美,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艺术以及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和张子明学录三首(其一)

比竹无至情,焦桐无馀滋。

和音发清润,婉恋令人思。

奇蘤倾众目,矫然出藩篱。

物理终有合,恨无音与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张子明学录三首(其二)

白云岂不洁,或谓无其芳。

斗柄岂不高,或谓难挹浆。

高洁自皦皦,傝褥惊堂堂。

倚杖久无言,飞云度横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张子明学录三首(其三)

张君北方学,易道究微净。

长才譬骐骥,局蹐果下径。

作亭依层城,傲悦有馀兴。

芳草皆会心,飞云亦成咏。

形式: 古风

临江傅用宾以诗见贽并贻端石用韵为谢

幽幽端溪石,来自佳人持。

相待三千年,所得非所期。

春风琢粹质,秋泉涌寒滋。

文增李杜壮,书助钟王宜。

闻昔初取时,千夫下岩陲。

坚锥启石矿,利刀斩荆藜。

镌锼后土閟,百丑得一奇。

点若鲁雊美,伏如虞鸡雌。

宜登白玉堂,黄麻照春姿。

发挥四海治,润洽万姓私。

谟希禹皋懿,诰逸周召规。

胡为到穷谷,一落不可追。

饥吟腊雪冻,病哦春日迟。

蹇蹇涓滴润,不能沾砚湄。

生从嘉兴学,江汉驱文辞。

钜册传群理,三读为叹咨。

砚磨不自宝,乃以赠所知。

愧我无所用,藏之如镇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