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茎炯炯琅玕色,数节重重玳瑁文。
挂到高山未登处,青云路上愿逢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精美的景象,开篇便以“一茎炯炯琅玕色”、“数节重重玳瑁文”生动地描述了竹杖的外观,其色泽和纹理都显得异常珍贵。接着,“挂到高山未登处”则是诗人将这根美丽的竹杖挂在尚未攀登之高山上,既表现了竹杖的轻盈,又烘托出一番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最后“青云路上愿逢君”更是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翠绿的云雾缭绕的道路上与心中的君子不期而遇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对竹杖的描写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谏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则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卧人。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
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