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少司寇葛两溪公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首句“兰台曾奏弼违书”描绘了葛公在官场上的正直与谏言,暗示他曾在兰台(古代官署名)上呈递过纠正君主错误的文书,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智慧。接着,“直气英声众不如”赞扬了葛公的正直之气和出众的名声,说明他在众人中独树一帜。
“此日有舟藏夜壑,当时解印赋閒居”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葛公去世时的凄凉情景以及生前的闲适生活。这里使用了“藏夜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逝者被埋葬在夜晚的山谷中,充满了哀伤与寂静。而“解印赋閒居”则暗示了葛公在官场生涯结束后选择归隐,享受宁静的生活。
“尚方请剑朱槐令,棘寺祥刑汉尉于”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葛公在官场的影响力与地位。他不仅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可以向尚方(古代掌管兵器的机构)请求宝剑,还可能担任了重要的司法职务,如朱槐令或汉尉,负责处理复杂的案件,维护法律的公正。
最后一句“麟趾祇馀继簪绂,向人犹自悼輀车”表达了对葛公身后仅存的荣誉与哀悼之情。麟趾象征着葛公的高尚品德与家族的荣耀,但如今这些都只能成为后人追忆的符号。同时,輀车是古代丧礼中用于运送灵柩的车辆,这句话暗示了人们对葛公逝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表达,深情地回顾了葛两溪公的一生,既赞美了他的道德品质与政治成就,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哀思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