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石翁墓三首(其一)

哲人久已逝,山水有遗光。

履地益怀人,况此埋玉乡。

登山勿采松,采之恐枝伤。

临水勿汲源,汲之流不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谒石翁墓三首(其一)》。诗人通过对石翁墓的拜谒,表达了对先贤哲人的深深怀念。"哲人久已逝,山水有遗光",这两句描绘了哲人的智慧光芒虽已消逝,但他们的精神如同山水般永恒,依然照亮后人的心灵。接下来的"履地益怀人,况此埋玉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石翁的敬仰和对故去者的思念,将墓地比喻为埋藏宝玉的圣地。

"登山勿采松,采之恐枝伤",诗人以告诫的形式,寓意不要轻易模仿或追求过高的道德标准,以免承受不必要的压力。"临水勿汲源,汲之流不长",则暗示人们不要急于求成,要懂得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持久。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对先贤的追思,体现了湛若水崇尚自然、尊重传统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谒石翁墓三首(其二)

夫君有嘉惠,赠我云锦裳。

中绣自然字,服之永不忘。

忍着君遗物,为人作新妆。

酹酒矢心曲,敬进南丰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谒石翁墓三首(其三)

凤凰去不返,万仞空高冈。

升冈望孤凤,何时复来翔。

感此笼中鸟,眷彼旷世祥。

黄唐代已远,五色徒文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黄丹道中即事

客子念前路,居人慕岁功。

舒眸望南荒,林木郁葱葱。

借问此何时,日度玄枵中。

落叶靡堕影,来雁无遗踪。

自非朔风发,何以辨玄冬。

乃知天地大,因兹穷始终。

形式: 古风

春情将至贵县有感而作

青青江蓠草,茫茫隔周道。

有女携倾筐,采采忽日暮。

日暮把不盈,持此感春情。

自君之戍矣,江草八九荣。

草荣他人赏,孤居益惆怅。

王孙归不归,春草飞蛾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