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谈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淡然态度。
首句“岑寂契心赏,栖迟幸身闲”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身处清幽之地,心灵得到了契合与享受,庆幸自己能够在此悠闲自得。
接着“却扫味道腴,未厌藜藿悭”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知足,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也能品味出其中的甘甜,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感到遗憾。
“久绝子公书,羞访季主关”表明诗人远离世俗的纷扰,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内心充满羞愧地放弃了那些与世争斗的途径。
“肯为空际尘,起此胸中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虚无的不屑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不愿被外界的浮华所影响,而是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山岳般坚定。
“历翁推始生,邂逅杯酒间”描述了诗人与老友偶然相聚饮酒的情景,通过这样的聚会,诗人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欢愉。
“自今半运中,且作尺蠖跧”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看法,即使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难,也要像尺蠖一样,暂时蜷缩,等待时机的到来。
“萧萧两鬓发,已白不复斑”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景象,两鬓斑白,岁月无情,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哀叹,反而平静接受。
“功名日以疏,落落难强颜”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漠,认为追求功名只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不堪,难以保持真诚的面容。
“譬如坐稳人,正苦步作艰”将诗人比作一个坐稳的人,虽然看似舒适,但行动起来却异常艰难,暗指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人们往往失去了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夸毗付馀子,彼哉谢追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的劝告,将夸耀与攀比的行为留给他人,自己则选择远离这些俗世的纷扰,过着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命运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真我与内心世界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