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金色的阳光变得柔和,正是乘凉的好时光,可以欣赏西山的美景。
秋天的声音似乎无处可寻,只能在窗前竹叶的沙沙声中听到。

注释

火老:炎热的夏天。
金柔:金色的阳光柔和。
暑告残:夏天即将过去。
乘凉:乘凉消暑。
西山:远处的山脉。
秋声:秋天的声音。
无寻觅:难以找到来源。
只作:只当作。
窗前:窗户旁边。
竹叶间:在竹叶的沙沙声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诗人抓住了季节转换的微妙时刻。"火老金柔暑告残",通过"火老"和"金柔"这两个富有秋天特色的意象,暗示夏季炎热逐渐消退,天气开始转凉。"暑告残"三字简洁地传达出这一变化。

"乘凉正好望西山",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享受微凉的秋风,欣赏远处的西山,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乘凉"二字,既写实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清凉舒适的惬意感受。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诗人并未直接描述秋声,而是说那清脆的秋声仿佛从竹叶间自然流露,显得格外悦耳,让人难以追寻其来源。这种写法既表现了秋声的婉转,也寓言了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初秋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收录诗词(122)

俞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

薄薄轻轻寒露雨,微微飒飒早秋风。

小舟办了松江去,占取三高作钓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即事

暑赫练襟汗欲流,倩谁唤得一天秋。

无人共订吟边句,独有蝉声叫树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即事

吹落杨花春事了,小池新绿雨添痕。

育蚕时节寒犹在,村落人家半掩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即事

阴云酿雨勒花迟,梅已飘残到杏枝。

好是池塘清梦处,勾吟春草入新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