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子敬秋怀五首(其三)

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

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

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

金尊渌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赵孟頫的《和姚子敬秋怀五首(其三)》描绘了一位身处风尘之中、感叹时光荏苒的文人士大夫形象。首句“搔首风尘双短鬓”通过“搔首”这一动作,展现出主人公在纷扰世事中对自己日渐苍老的无奈,而“双短鬓”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

“侧身天地一儒冠”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孤独与坚韧,以“一儒冠”象征着他的知识分子身份,即使在动荡的时局中,他仍保持着读书人的气节和对学问的坚守。

颔联“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借古人事迹抒发感慨,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王猛的仰慕以及对自己未能像谢安那样在乱世中建立功名的自谦。王猛是前秦名臣,谢安则是东晋名士,两位都是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的人物。

颈联“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寓言深沉,以秋天的草木繁茂反衬战马的雄健,暗指边疆战事紧张;“江湖日短”则暗示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而“白鸥寒”则寓示了漂泊的孤寂。

尾联“金尊渌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直接表达出诗人在愁苦中渴望能与友人共饮,以酒消愁,然而现实却是“无钱”,这使得愁绪更加深重,无法找到片刻的欢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赵孟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鱼乐楼

楼下南来水,清泠百尺深。

菰蒲终夜响,杨柳半溪阴。

日月驱人世,江湖动客心。

向来歌舞宴,达晓看横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闻捣衣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

北来风俗犹存古,南度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腰袅,琵琶曾泣汉婵娟。

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钱唐怀古

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

故国金人泣辞汉,当年玉马去朝周。

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麦秀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溪上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