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奭良所作的《水调歌头》(其一)。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笔下的形象生动有趣,他自比为手腕下藏着神奇鬼怪的文人,灵感虽奇特但未能助他飞升成仙。面对朋友的热情邀请,诗人愿意借酒消愁,享受当下,对终南山隐士的忘我状态表示轻笑,认为他们过于沉浸于人世琐事。
诗人醉后意兴阑珊,与朋友们举杯共饮,甚至幻想进入竹林深处沉睡。夜晚的景色宁静而深邃,月光如钩,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广大。他感慨自己摇头闭目,任由世俗磨砺,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对美酒的享受也显得有些辜负。
最后,诗人请求借助某种力量(可能是想象中的神灵或自然之力),通过写一篇绿色的奏章(可能象征着诗歌创作),希望能够改变命运,重新塑造自我,就像黄土被赋予新的生命一样。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