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子陵图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高士严光的敬仰之情。首句“莫道狂奴聘不来”,以反问的形式,暗示了对子陵(即严光)不为世俗所动,拒绝官场诱惑的赞美。接着,“客星无意作三台”运用比喻手法,将子陵比作不求名位的客星,无意于成为三台(古代官职之一)的象征,进一步强调其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玄纁肯博桐江水”,“玄纁”是古代聘礼的一种,这里用来形容子陵不为富贵所动,宁愿在桐江边垂钓,享受自然之乐,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漠。“未必清风满钓台”,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子陵品格的钦佩,认为他的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让钓台充满清风,寓意深远,不仅赞美了子陵的个人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子陵的形象及其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