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顾翎的《金缕曲·题黄仲则先生词稿后即和集中原韵》是一首抒怀之作,通过对黄仲则先生词稿的感慨,表达了对才子命运的深深同情与哀叹。开篇“展卷吟怀放”直接点题,诗人展开词稿,沉醉于其中,感叹黄仲则先生的文章情感深沉,跨越时空,引起人们的共鸣。
“岂止才华倾八斗,应是闲愁无量”赞美了黄仲则的才情横溢,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无尽的忧愁。接下来,“鹤背风高仙骨冷,剩人间、尘土诗魂葬”形象地描绘了他如孤鹤般超凡脱俗,但最终诗才却只能在尘世中埋没,令人惋惜。
下片转而回忆往昔,提及“玉笙寒彻琼筵上”的场景,追忆他们共同的欢宴时光,以及“狂吟情况”,展现了黄仲则的豪放不羁。然而,“是否嫏嬛曾有约,归去琳宫无恙”又流露出对黄仲则能否摆脱尘世困扰的疑问,暗示他的悲剧结局。
最后,“静掩鲛纹秋梦瘦,冷西风、雪涴茱萸帐”描绘了黄仲则孤独离世后的凄凉景象,而“谁击碎,珊瑚响”则是以珊瑚破碎的声音象征他的词稿被遗忘,才华消逝的悲凉。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黄仲则的追忆和哀悼,寄寓了对才子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文学价值被忽视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