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和施通判以诗惠茶》。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施通判赠茶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茶之珍贵与风味的独特见解。
首联“綵笔题誇北苑春,南来草木始称珍”以“綵笔”形容诗人的文采,夸赞北苑春茶之美,同时指出南来的草木也因这茶而显得珍贵。这里巧妙地将茶与文采相联系,赋予了茶以文化价值。
颔联“江湖风味极不浅,翰墨篇章老更新”进一步阐述了茶的风味独特,不仅在江湖间广为人知,更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使得他们的作品不断更新,充满活力。此联将茶与文学艺术紧密相连,展现了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颈联“落日清吟招恶客,此时佳境属闲人”描绘了一幅夕阳下诗人独自吟诗的画面,邀请恶客(此处或为反语,指那些不值得邀请的人)与之共赏佳境,而真正的佳境则属于闲适之人。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时的闲逸与超脱。
尾联“惭无好语酬高咏,东望云山意莫陈”表达了诗人面对高雅的赞美之词感到惭愧,无法用更好的语言回应,只能向东眺望云山,寄托自己的思绪。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又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茶的赞美,展现了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交融,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