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遐观阁

子长南游探禹穴,自誇历览多所列。

归来落笔方著书,意与素王争巧拙。

谪仙早亦勤四方,沉浮江海遨齐梁。

腹中领略几万里,文焰万丈如许长。

取之欲富观欲博,贪多岂不如溪壑。

直将眼力遍八方,达者应悲用心错。

不如五柳宅边一老人,家贫无钱常闭门。

时时矫首聊寓目,但见倦飞之鸟无心云。

老人观之释然悟,归去来兮从此赋。

勉旃为谢倚栏人,著眼应须在渠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遐观阁上观景的场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经历和态度,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沉热爱。

“子长南游探禹穴”,开篇以历史人物司马迁的游历引出主题,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精神。“归来落笔方著书,意与素王争巧拙”,司马迁归来后著书立说,与古代圣贤相比较,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谪仙早亦勤四方,沉浮江海遨齐梁”,李白的四处游历,展现了诗人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腹中领略几万里,文焰万丈如许长”,李白的见识与才华如同火焰般炽烈,照亮了文学的天空。

接着,诗转入对“老人”的描述:“家贫无钱常闭门,时时矫首聊寓目”。这位老人虽然生活简朴,却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时常抬头望向远方,欣赏自然之美。“但见倦飞之鸟无心云”,老人观察到飞翔的鸟儿和飘荡的白云,从中领悟到了自由与宁静的真谛。

最后,老人通过观景悟道,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于是吟唱起《归去来兮辞》,表达出对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老人形象,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是对古代隐士精神的现代诠释。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属疾在告郡中诸公相继服药戏作病中九客歌

将军胆气凌秋天,百札曾将一箭穿。

倒床忽作儿女眼,悲啼出泪如涌泉。

会稽令尹形悍坚,新买蛾眉费万钱。

未容纤腰小回旋,径烦药饵亲调煎。

山阴大夫祖文渊,弯弓射贼口垂涎。

壮士亦苦头风偏,河润九里风化传。

坐令丞簿相牵联,请医买药争后先。

剡中有宰正鸣弦,携琴忽泛子猷船。

入城卮酒不下咽,但饮柴胡如吸川。

沃洲公子黠可怜,斩关夜遁呼不前。

道中挥断九铁鞭,抱病谁复能轻便。

铸钱短簿非凛然,捧心欲效西子妍。

青衫从事世所捐,亦遭病鬼相傍缘。

戏成嘲语如怪颠,一读坐使沉痾痊。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洪琳父

平生见酒喜欲舞,不惜淋漓身上衣。

尊中圣贤尽莫逆,坐上宾客皆能诗。

陶潜欲眠无我责,灌夫骂坐不汝疵。

世间乐事凡四者,他人多耦我独奇。

今年病眠不敢饮,坐负美景辜良时。

中秋明月漫皎皎,九日黄菊空离离。

洪崖先生夙所慕,文雅蕴藉今阮嵇。

故持浊醪作胜供,往助脱粟陪羹藜。

先生学道早有得,一车仅可如鸡栖。

相投木瓜意不浅,愿得琼琚以报之。

形式: 古风

余尝假酒于杨时可既而偿之时可不受因以诗见饷次其韵

君家子云老无酒,好事时烦亲与旧。

车边大腹载鸱夷,从事督邮无不受。

诸孙今复可怜人,官冷何尝堪炙手。

家虽有酒不自持,横来浇我谈天口。

形式: 古风

犹子奕来乞酒戏以诗饷之

滏阳从事如瓠壶,虽如瓠壶中不粗。

十围腰腹八尺躯,出行不敢用肩舆。

马壮如牛形虎如,载之喘汗蹶不趋。

倒床甘寝鼻辄呼,隐如雷霆惊里闾。

觉来长啸忽轩渠,口吻咳唾出明珠。

诋嘲风月戏鸟鱼,捃摭草木穷根须。

大声铿锵金石俱,小声要眇韵笙竽。

泠泠清风濯暑馀,玉壶之冰列坐隅。

夷甫卫玠谈玄虚,蒙庄执策算有无。

乃知公孙不硕肤,炯如列仙形甚臞。

瑶泉之酒出中厨,时节贡献帝所须,颇亦沾丐及吾徒。

知汝燥吻思江湖,作书亟遣长须奴。

焦山未沃东海枯,笑我一勺安可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