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上三珠树,孤鸾鸣啾啾。
养子羽翼成,翻飞向九州。
九州一何旷,回顾生烦忧。
寻仙蓬壶中,谒帝昆崙丘。
繁霜陨百草,琅玕无晨羞。
慈乌能反哺,凤兮命不犹。
归与守故巢,戢翼为良谋。
这首诗以海上三珠树起兴,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孤鸾鸣啾啾"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仿佛一只孤鸟在呼唤同伴。接下来的"养子羽翼成,翻飞向九州",表达了诗人成长后,渴望展翅高飞,探索广阔的世界。
"九州一何旷,回顾生烦忧",诗人虽然心怀壮志,但面对广袤的世界,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忧虑和迷茫。"寻仙蓬壶中,谒帝昆仑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以及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
"繁霜陨百草,琅玕无晨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不屈。"慈乌能反哺,凤兮命不犹",以慈乌反哺的典故,对比凤凰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命运的感慨。
最后"归与守故巢,戢翼为良谋",诗人最终意识到,无论世界多么广阔,亲情与家庭才是最温暖的港湾。他决定回归,守护自己的家园,为未来做出明智的规划。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良谋亦何有,持道足娱亲。
母为天上月,子如江中云。
云月相终始,流光谁与伦。
翩翩两海燕,挟雏游青春。
衔我蕙兰花,悲音何感人。
感人惟杨柳,飞花皎如雪。
如雪岂不芳,所忧本根绝。
昔我与亲辞,五岳将寻师。
乃觏姑射人,赠我青莲枝。
青莲合为丹,能生明月姿。
岂敢自恰悦,万里其持归。
持归明月姿,皎洁无纤瑕。
朝含东海日,暮膏赤城霞。
重袭盘龙锦,毋使蒙风沙。
以奉白发人,一照生桃花。
如彼西王母,长居太清家。
太清何寥廓,浮云去不息。
呦呦野鹿鸣,甘草不自食。
如何舍友朋,奋然思矫翼。
四海皆兄弟,亲兮难再得。
循彼南陔间,相思何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