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二首(其二)

晓来疏雨过沙堤,振迅先闻柳外嘶。

不是圉人调未习,临流怕湿锦障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屠性的《题马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马儿在沙堤上振鬃长嘶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马匹的活力与自由,同时也蕴含了对马匹训练与驾驭技巧的探讨。

首句“晓来疏雨过沙堤”,以“晓”字点明时间,清晨的宁静与雨后的清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疏雨”则暗示了雨量不大,为后文马儿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过沙堤”则描绘了地点,沙堤作为背景,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自然之美。

次句“振迅先闻柳外嘶”,紧承前句,通过“振迅”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马儿在清晨的活力与兴奋,它在柳树之外发出的嘶鸣声,不仅响亮,而且充满了力量与自由的气息。这里,“柳外嘶”不仅描绘了马儿的位置,也通过柳树这一意象,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柳、马嘶悠扬的场景。

后两句“不是圉人调未习,临流怕湿锦障泥。”则进一步揭示了马儿嘶鸣的原因。通过“圉人”(古代负责驯养马匹的人)的视角,解释了马儿之所以在柳外嘶鸣,并非因为训练不足或不适应,而是因为临近水流,担心弄湿了身上的锦障泥(一种装饰华丽的马鞍垫)。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节性,也让读者对马匹的习性和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雨后马儿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个场景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收录诗词(15)

屠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西湖竹枝词

二八女儿双髻丫,黄金条脱银条纱。

清歌一曲放船去,买得新妆茉莉花。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

芝云堂以蓝田日煖玉生烟分韵得日字

凉风起高林,秋思在幽室。

维时宿雨收,候虫语啾唧。

池浮荷气凉,鸟鸣树阴密。

主人列芳筵,况乃严酒律。

客有二三子,题诗满缃帙。

双双紫云娘,含笑倚瑶瑟。

清唱回春风,靓妆照秋日。

人生再会难,此乐亦易失。

出门未忍别,露坐待月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听雪斋分韵得度字

把酒临前轩,积雪满行路。

清唱回春风,夜色在高树。

主人雅好客,殷勤道情愫。

欢极座屡更,杯深不知数。

酒阑看雪行,亭亭水中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乐府二章送吴景良(其一)

吴门柳,东风岁岁离人手。

千人万人于此别,长条短条那忍折。

送君更折青柳枝,莫学柳花如雪飞。

思君归来与君期,但愿柳色如君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