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海虞城外经旬泊,狼五山前信宿留。

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愿安刘。

龙光夜吐雌雄剑,鱼尾朝衔甲乙舟。

今日南风催挂席,浪花飞雪打船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基在元末明初时期从海虞城出发前往淮安的旅程。首句"海虞城外经旬泊"写出了诗人舟行时间之长,已在城外停留了十多天。"狼五山前信宿留"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狼五山前停留两晚,显示出行程中的延误或停留的必要。

"六计西来思挠楚"暗示了诗人此行可能带有某种策略或计划,意图在西部地区对敌方(楚)施加影响。"三军左袒愿安刘"表达了军队将士们对恢复刘姓王朝(可能指明朝)的忠诚和渴望安定的愿望。

"龙光夜吐雌雄剑"运用象征手法,可能是形容船上的武器在月光下闪烁,也暗喻诗人志向如剑,准备面对挑战。"鱼尾朝衔甲乙舟"则以奇特的意象描绘船只前行,仿佛鱼尾引领着战舰。

最后两句"今日南风催挂席,浪花飞雪打船头"描绘出南风催促启程,而汹涌的浪花如同飞雪般拍打着船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丽景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陈基在动荡时局下的决心与壮志,以及旅途中的豪情与艰辛。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二十九日至淮安城南十五里述怀

欲向江湖觅钓矶,此心长与事相违。

添丁未办卢仝计,算老空知伯玉非。

淮甸草肥宛地马,楚州人著汉官衣。

将军奏罢平西捷,还许山翁倒载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分省诸公邀西湖宴集

湖上相逢宴屡开,紫薇花下约同来。

水光酿绿凝歌袖,山色分青入酒杯。

蛱蝶影随罗扇动,琵琶声逐画船回。

独怜英骨埋芳草,南拱枝头蜀鸟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送彦成玉山

著屐溪头日日过,骊驹歌断奈君何。

虎丘山下东流水,争似春愁一半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管认啼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