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
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
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
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
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夜晚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两句表达了在新月出现之前,即使是白天阳光也显得特别明亮和完整,似乎与即将到来的月亮相呼应,预示着夜晚的美好。
紧接着的"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则是在描述当月亮充盈之后,即便是白日,也仿佛被月之光芒所压制,变得黯淡无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夜晚与月亮的美丽。
"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一句转换了场景,诗人似乎在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不再关注外界的花朵颜色,而是一心沉浸于手中的酒,这里的“一尊”可能指的是独自一人饮酒,或是专心致志地品味这杯暗香。
"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则是在描绘夜晚的静谧与月亮对其它事物影响的减弱。这里的“匣”可能指的是器皿或容器,而“苔背铜”则是说这些器物被青苔所覆盖,表明时间流逝和物象的老旧。"光短不照空"意味着月亮的光芒变得柔弱,不再能普照天空。
最后的"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则是诗人对于不能长久拥有或体验这份美好的遗憾。在这里,“不惜”可能表达了一种放弃或者无法挽留的无奈,而“惭无此良工”则是在感叹没有这样的好时光和美丽场景来持续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夜与昼、月亮与日光,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思考的夜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易逝和美好的无常的感慨。
不详
自念数年间,两手中藏钩。
于心且无恨,他日为我羞。
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象。
夜梦戈甲鸣,苦不愿年长。
朝梳一把白,夜泪千滴雨。
可耻垂拱时,老作在家女。
吴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
才自绣窗离玉指,便随罗袜上香尘。
石榴裙下从容久,玳瑁筵前整顿频。
今日高楼鸳瓦上,不知抛掷是何人。
桂华穷北陆,荆艳作东邻。
残妆欲送晓,薄衣已迎春。
举袖争流雪,分歌竞绕尘。
不应将共醉,年去远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