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见冶城稽道士,云深无处访仙踪。
夜闻老鹤行枯叶,知在秋山第几重。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题冶城道士稽秋山卷》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画面。诗人寻访冶城的稽道士未果,只能在夜晚听到老鹤在枯叶间行走的声音,推测他可能在遥远的秋山深处。通过这种听觉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人踪迹的追寻,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环境的静谧与寂寥的感触。整首诗意境空灵,富有禅意,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题诗芦叶雨斑斑,底事诗人不奈閒。
满浦荷花开欲遍,客程五月过梁山。
深宫尽日垂珠箔,别殿何人度玉筝。
白面内官无一事,隔花时听打毬声。
白昼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
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蒲萄寿两宫。
沙苑棕毛百尺楼,天风摇曳锦绒钩。
内家宴罢无人到,面面珠帘夜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