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奁八咏(其七)绣床凝思

绣线添来日正迟,香绒倦理一支颐。

心游飞絮浑无著,身蜕枯蝉忽若痴。

花帧错描愁伴觉,金针阁住许谁知。

绝怜小玉情缘重,到死春蚕始绝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绣床上深陷于思绪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绣线添来日正迟,香绒倦理一支颐”以绣线的添加和香绒的疲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劳作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在绣床上专注而略显疲惫的状态。

颔联“心游飞絮浑无著,身蜕枯蝉忽若痴”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的心比作飘荡的飞絮,无法着落,身体则如同蜕变后的枯蝉,陷入一种恍惚痴呆的状态。这里不仅描绘了女子思绪的飘渺与内心的空洞,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颈联“花帧错描愁伴觉,金针阁住许谁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她仿佛在梦境中错绘花朵,伴随着忧愁入眠,而手中的金针仿佛被某种力量所束缚,无人知晓其背后的故事。这一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挣扎。

尾联“绝怜小玉情缘重,到死春蚕始绝丝”以“小玉”代指女子,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她仍像春蚕一样,坚持吐丝,象征着她对美好情感的坚守与不舍。这一联既是对女子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在绣床上的凝思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香奁八咏(其八)金钱卜欢

紫姑坛上祝方兄,忽听呼卢掷地声。

星斗未分牛女会,阴阳先判雨云生。

青蚨孕子宁无兆,玉蝶化身元有情。

宝镜重圆三五夜,重磨半月问亏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续?二十首(其一)学书

歌彻阳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云。

新词未上鸳鸯扇,醉墨先污蛱蝶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续?二十首(其二)习舞

《十六天魔》教已成,背反莲掌苦嫌生。

夜深不管排场歇,尚向灯前踏影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续?二十首(其三)染甲

夜捣守宫金凤蕊,十尖尽换红鸦觜。

閒来一曲鼓瑶琴,数点桃花泛流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