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摹洛神赋赞

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

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

形式:

翻译

大令喜好研读《洛神赋》,后人仍效仿他的风格。
夫君书法技艺超群,流传千古,笔下如龙飞凤舞,疾风骤雨般灵动。
洛神的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离去无痕,但半幅字迹仍能展现出她的娇媚柔美。
数年间的唐代印章,彰显了他的雄浑气魄,谁能分辨他的书法与一般的字帖不同?

注释

大令:指书法家王献之,因其官至中书令。
袭:模仿。
邯郸步:比喻模仿他人而不具创新。
草圣:对王献之书法的尊称,因其擅长草书。
洞千古:流传千秋万代。
敏:敏捷,灵活。
凌波:形容女子轻盈如水,此处借指书法的流畅。
唐印:唐代的印章,可能指王献之的作品。
振武:雄壮有力。
书谱:书法教程或范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岳珂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一首赞美之作,以孙过庭临摹王羲之《洛神赋》为题材。"大令好书洛神赋"开篇,赞赏孙过庭对《洛神赋》的喜爱与精湛技艺。"后人犹袭邯郸步"暗指后世书法家受其影响,但诗人强调孙过庭的独特风格,"夫君草圣洞千古",称他为草书圣手,其笔法千秋流传。

"笔下纵横敏风雨"描绘了孙过庭运笔如风,挥洒自如的豪迈气概,"凌波杳杳去无所"则借洛神典故,形容其书法飘逸出尘。"半幅尚能追媚妩"进一步赞美他的作品即使半幅也充满魅力。"几年唐印阅振武",意指孙过庭的作品历经岁月仍显刚劲有力,而"谁其别之视书谱"则是说他的书法超越了寻常的技法,独具一格,难以用一般的书谱衡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孙过庭的书法才华和独特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岳珂对于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和欣赏。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孙参政知命帖赞

古称君相不言命。

执国大政,而犹拳拳于富贵功名之竞。

其言虽独应,予犹以为病。

形式: 押[敬]韵

孙威敏及物帖赞

有文事,有武备,公之笔札蔚然可占也。

兵凶器,战危事,公之此事非直一谦也。

以公之才,持必胜之策,而于顾虑独如此其严也。

嗟今之人,万一不逮,谈伊吾,望天山,乃抵掌而奋髯也。

尔言则轻,民之歼也。好谋而成,视吾奁也。

形式: 押[盐]韵

孙莘老报状帖赞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

是曰元祐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

久藏弗治,客见而叹,持并所携,毫发无间,予是以知其非赝。

形式:

当涂劝驾诗

礼行鸣鹿盛侯邦,企慕才因既见降。

诏下菑川今第一,才如成纪古无双。

雷声龙化标应夺,笔力牛迥鼎易扛。

老守殷勤折津柳,相期鼓吹辂春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