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仙掌峰的壮丽景象与自然之力的神奇。首句“巨灵前事杳难评”,以神话中的巨灵形象,引出对仙掌峰古老传说的遐想,暗示其非凡的自然景观难以用言语评判。接着,“融结皆由造化成”点明了山峰的形成源于大自然的力量,强调了自然界的创造力。
“山历古今常似掌”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手掌,生动地展现了山峰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形态,仿佛时间在这里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而“地当西北是扶倾”则进一步描绘了仙掌峰在地理上的特殊位置,它仿佛支撑着西北大地,稳定而坚固。
接下来,“擘开太华几千仞,指出飞鹏数万程”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仙掌峰的高度与辽阔视野。太华山被擘开几千仞,意味着仙掌峰之高峻;指出飞鹏数万程,则展现了从这里可以远眺到的广阔天地,体现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和视野的开阔。
最后,“岁旱定须先展效,力推云雨救苍生”表达了仙掌峰在干旱年份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借助自然之力,推动云雨降临,拯救生灵于水火之中。这一句不仅赋予了仙掌峰以生命和使命,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掌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奇,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