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粟海绘扇面赋谢

树疏浓,山近远,一一尽天与。

人境安庐,消得野云住。

岩腰一挂飞泉,似闻清响,便生作、板桥渔渚。

武陵渡。应有无数桃花,千山万山处。

多事先生,触我浪游绪。

依然十丈红尘,半帘黄日,共君对、茗瓯闲语。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画面。"树疏浓,山近远",寥寥数语勾勒出树木稀疏、山峦起伏的景致,透出自然的疏朗与深远。"人境安庐,消得野云住",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野云悠然自得,仿佛与世无争,寓言了隐逸的生活态度。

"岩腰一挂飞泉,似闻清响",通过飞泉的动态和清脆的声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仿佛能听见泉水在山岩间流淌的悦耳之音。"板桥渔渚"则让人想象到一条简朴的木桥横跨在水边,渔夫在此悠然垂钓,生活恬淡。

"武陵渡"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那里有无数桃花盛开,隐匿于千山万山之间,象征着远离尘嚣的仙境。

"多事先生,触我浪游绪",诗人感慨自己被美景触动,产生了游历四方的念头。然而,即使身处"十丈红尘"的现实世界,他仍能与朋友品茗闲谈,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悠闲,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学,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审美和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

白雪满头高意气,诗名四十年前。

袖间云物幻千缘。衣冠迷世外,哀乐寄吟边。

一梦红桑惊换世,雨馀尘榻萧然。

老仙归后剩苍烟。故江枫叶乱,空吊载书船。

形式:

临江仙(其二)

谁倍长卿惟四壁,乱山残雪归来。

征车辘辘困风埃。高歌随铁板,挟策向金台。

白酒新亭家国泪,繁忧何地堪埋。

援琴无限广陵哀。屋梁惊落月,秋雨冷莓苔。

形式:

临江仙(其三)

结客少年裘马盛,唾珠椽笔纵横。

柳边花底静闻莺。举杯天共醉,把剑月同行。

一病文园成永逝,解兰空恨尘缨。

三千里外夜魂青。传家留一砚,谁与问玄亭。

形式:

临江仙(其四)

策马芦沟茸帽侧,惊沙朔雪匆匆。

归来社燕又相逢。一廛高隐地,三径旧家风。

乔木久悲霜后影,清谈惟共阿戎。

园林人去认残红。忍忘三步约,鸡酒拜桥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