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骑鸾玉府尽仙真,短羽愁攀天汉滨。
诗懒便应推老手,饮豪独未后诸宾。
宫壶银箭刚知夜,笼烛金华已报春。
倒载微吟笑儿稚,时清宁是习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着鸾鸟的仙人形象,似乎在天汉边徘徊,流露出淡淡的离愁。诗人自谦为诗才衰退的老手,但在饮酒豪饮上却毫不落后于宾客。夜晚来临,宫中的银箭指示着时间,而华灯笼烛则预示着新春的到来。诗人微醉中轻声吟唱,带着孩童般的笑声,显得心境轻松愉快,仿佛回到了那个宁静美好的时代,让人联想到习池(可能是指一处清幽之地)的生活。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仙气与文人的雅兴,体现了宋代诗人晁补之的闲适与才情。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一倒南斋玉宇醇,绝胜不醉楚江滨。
骊驹且莫催归御,鸲鹆何妨属坐宾。
我尚少年新白发,君须痛饮敌青春。
未愁驱使无诗句,怕遣壶空花笑人。
楩楠要是晚方成,雄朔遗风世共惊。
屑去未惊容必去,逃名还自得高名。
歌行元白辞涛壮,书画钟王笔势精。
乘马辎车何足算,不将稽古愧桓荣。
请说当年王武子,淮南别乘谪仙人。
自从金马还通籍,直恐琼花便不春。
遗爱谁方府中步,旧时独埽壁间尘。
平山送目思公子,自许诗成觉有神。
解冻南风故未薰,六英先岁舞车尘。
尽消日观千岩雪,初破江梅一萼春。
立召金闺通籍客,更呼花艳大堤人。
使君日饮无功业,同乐何妨亦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