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周子康登辰州城楼

残夜不能寐,起登城上楼。

山衔半江月,风撼九天秋。

鹊已栖高柳,人犹棹小舟。

谁云群动息,渔子正垂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登楼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与宁静之美。

首句“残夜不能寐,起登城上楼”,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将尽未尽之时,诗人难以入眠,于是起身前往城楼上。这既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境,也暗示了他对于外界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接着,“山衔半江月,风撼九天秋”两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色中的壮丽景象。山峰仿佛在咬着半轮江上的明月,而秋风则摇撼着九天之上的秋意,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静谧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观更加生动有趣。

“鹊已栖高柳,人犹棹小舟”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喜鹊已经栖息在高高的柳树上,而水面上的小舟还在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平静与安详。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静谧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谁云群动息,渔子正垂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活动的深刻理解。在人们普遍认为夜晚是万物休息之时,诗人却发现了渔夫仍在忙碌,垂钓于江中。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更蕴含了对生命不息、勤劳不懈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江留别任子严

正月下南昌,扁舟过玉梁。

逢人问任子,迷路失仙乡。

吾道今如此,斯文恐未亡。

乌台千载话,他日自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客

东门杨柳陌,车骑散林坰。

草绿古今道,马嘶长短亭。

人归天北阙,光动斗南星。

送客何年了,春蘋又满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方性夫同年见寄

忆在长安日,先朝始赐官。

同登进士第,半著侍臣冠。

归意倦飞鸟,词源倒急滩。

平生事何限,话著齿牙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用朱希真韵寄葛主簿

闻道石壕吏,今犹夜捉人。

徒烦移簿领,何计静烟尘。

痛哭声连野,椎敲疮满身。

催科君正拙,宁不动悲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