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燕子才来,海棠红退春将暮。

倚阑无语,一院荼蘼雨。人去天涯,梦也无凭据。

将谁诉,乱愁如絮,飞遍江南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诗人沈梧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时节,燕子归巢、海棠褪色、春光渐逝的景象。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倚栏远眺时的孤独与愁绪。

“燕子才来,海棠红退春将暮。” 开篇即以燕子的归来和海棠花色的褪去,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春天即将消逝。燕子的到来,本是春天的象征,但此时却伴随着海棠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哀愁氛围。

“倚阑无语,一院荼蘼雨。” 主人公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面对着庭院中的雨滴,沉默不语。这里的“荼蘼”指的是荼蘼花,常被视为春末的象征,其凋谢预示着春天的终结。这一句通过主人公的动作和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词中淡淡的哀愁情绪。

“人去天涯,梦也无凭据。” 这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天涯之人,意味着亲人远离,无法相见,连梦中也无法寻得慰藉。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也有对人事变迁的无奈。

“将谁诉,乱愁如絮,飞遍江南路。” 最后一句将愁绪比作纷飞的柳絮,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无处不在和难以排遣。同时,“飞遍江南路”则进一步扩展了愁绪的范围,不仅局限于眼前的庭院,而是遍及整个江南地区,表现了主人公愁绪的深沉和广泛。

综上所述,《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清代文人在面对自然更迭和人事离散时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101)

沈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松泉图呈假芳山星使

谡谡松有风,蒙蒙山欲雨。

山静落松泉,似与幽人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林下美人使面

林雾陪黄昏,月浸寒香冷。

可是罗浮人,来立梅花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

题疏林竹石

翠竹清含露,疏林淡著烟。

临池写明月,对此静如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其一)

湖上访孤山,有人卧山壑。

相期云水心,飞到云间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