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和黄康侯推官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经历与感悟,以及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思考。
首句“得请西台鬓已班”,开篇即点明主人公在官场上的地位与年龄,鬓发斑白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官场生涯的漫长。接着,“便乘骢马出齐山”一句,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了主人公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举头桑梓休怀土,信脚伊嵩胜抱关”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他不再眷恋故土,而是选择在伊嵩之间自由行走,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憔悴精神宜早退,太平官职自多閒”则体现了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他认为在官场上,精神容易憔悴,因此应该适时退隐,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他也认识到在太平盛世,官职往往较为清闲,不必过于执着。
最后,“三公天下称人杰,名迹何堪比数间”两句,将主人公与古代的三公相比较,表达了他对自身才能与成就的谦逊态度。他认为自己的功绩与名声,无法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谦虚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与自然之间的抉择,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