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其二)

我往匡庐日,君乘江上涛。

金轮雾欲散,巫山云尚帱。

行藏从此异,贡水忽相遭。

学道如积薪,内顾发呼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学道修行以及友情离别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往匡庐日,君乘江上涛”,以“我”与“君”的空间距离拉开,通过“往”与“乘”的动作描绘,展现了两人分别在不同地点活动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别离的必然性。

接着,“金轮雾欲散,巫山云尚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来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金轮代表太阳,雾欲散象征着困难即将过去,而巫山云尚帱则暗示着还有未知的挑战和迷茫。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行藏从此异,贡水忽相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行藏”二字,强调了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变化,而“贡水忽相遭”则形象地描绘了偶然相遇的情景,寓意着命运的交错与不可预知性。

最后,“学道如积薪,内顾发呼号”两句,将学道比作积累薪柴,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这里不仅指学习知识或修行的过程需要持续积累,也暗含了面对困难时内心的挣扎与呼喊。同时,“内顾”一词,表达了自我反思与审视的重要性,而“呼号”则体现了在追求真理或理想过程中的痛苦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学识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其三)

良切斯民忧,岂曰邀世福。

调达佛之仇,车匿佛之仆。

见身各自殊,宁必恋空谷。

令我忆斯人,深山长痛哭。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不寐作

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长。

山中无更鼓,长夜益凄凉。

初更剔灯坐,灯花灿光芒。

但愿得好睡,不复望嘉祥。

伏枕当二更,须臾到旧乡。

梦怯王令严,回首何匆忙。

开眼见窗白,疑是日之光。

披衣步前檐,星斗乱交横。

约略三更候,掩扉强依床。

敝絮轻如纸,病骨冷如霜。

展转多呻吟,百计觅睡方。

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难详。

只闻山鬼啸,不闻鸡口张。

盼盼复盼盼,天运岂无常。

同卧皆熟寐,唯予起徬徨。

将恐长如此,万古黑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所闻

所闻未必虚,我心不可存。

所闻未必实,我心安可存。

天道无一至,人事有同还。

我自处其平,得失无悲欢。

形式: 古风

病腹

昔有学道人,语我护生理。

未饥必先食,未饱必先止。

自从乞食来,往往饱欲死。

非惟口腹贪,得饱良不易。

所以两岁前,腹病繇此起。

因循直至今,祸延犹未已。

乃悟人世间,满足神所忌。

一切毋令尽,灾患胡由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