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重阳,只隔着暮云,一层残照。
夜床风雨,唤醒秋魂多少。
怎禁得、几度明朝,便情天嫩碧,也应愁老。
江南信杳。料是断鸿迟到。
安排绿蚁萸尊,紫螯菊榼,向碧山吟啸。
还怕赋才减尽,被他花笑。
甚西窗寻诗梦悄,更无奈、催租人恼。
青衫换了,且休换、年时破帽。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
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
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
负了柔乡,换了愁乡。
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
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
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
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浅靥欺霜,低魂诉月,睡余云鬓犹松。
却忆年时,翠微高处携筇。
杜娘身世真休说,倚银屏、惯听秋风。最悤悤。
绿艳红娇,酒醒无踪。
枯禅证后秋如海,甚愁根未断,色淡香浓。
冷到花心,情天万感都空。
横波漫照三生影,写飘零、付与惊鸿。镇惺忪。
吟遍瑶阶,梦遍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