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其二)

有身真有累,无地亦无锥。

遇事频三北,干时愧六奇。

自嗟寒若此,谁闵病而衰。

已办穷秋去,宁馀几日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人生充满疲惫,连立足之地也没有。
面对事情总是往北走,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
感叹自己如此寒冷,又有谁怜悯我病弱衰老。
已经决定在深秋离去,哪里还会剩下多少思念的日子。

注释

有身:人生。
真:确实。
累:疲惫。
无地:没有立足之地。
亦:也。
无锥:连立足之地也没有。
遇事:面对事情。
频:常常。
三北:反复向北,比喻无进展或困顿。
干时:在世之时。
愧:感到惭愧。
六奇:六种奇才,比喻才能出众。
自嗟:自我感叹。
寒:寒冷,这里比喻处境艰难。
若此:像这样。
谁闵:谁怜悯。
病:疾病。
衰:衰老。
已办:已经决定。
穷秋:深秋。
去:离去。
宁:哪里。
馀:剩下。
几日思:多少思念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困顿和内心感慨。首句“有身真有累”,直抒胸臆,感叹自身的处境艰难,身心疲惫。次句“无地亦无锥”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贫困,连立足之地和谋生之计都极其匮乏。

“遇事频三北,干时愧六奇”两句,通过比喻表达诗人面对世事的无奈和无力感,暗示自己在追求仕途或实现抱负时屡遭挫折,深感愧对那些才华出众的人。“三北”可能暗指仕途不顺,“六奇”则可能象征着古代兵法中的六种奇才或策略。

“自嗟寒若此,谁闵病而衰”是诗人对自己的怜悯和叹息,感叹自己的贫病交加,无人同情。“已办穷秋去”,意指准备在秋天这个万物凋零的季节离开困境,寻求解脱。“宁馀几日思”,则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赵蕃在困厄中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其一)

新诗明胜锦,健笔快于锥。

工部深陶冶,昌黎杂怪奇。

殷勤能寄远,风俗赖扶衰。

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玉汝行颇遽以诗留之

云物荒荒苦未晴,客程惨惨易成惊。

家贫纵乏淹留具,意合能忘赋咏情。

底用飘然轻此去,未妨聊尔听流行。

年来已是乖离数,况复相逢俱老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玉汝置酒招二十一丈同之鄙句奉呈

薄宦一鸡肋,饱霜双蟹螯。

祗言成尔负,那卜会吾曹。

我已愧蓬鬓,君俱追锦袍。

团团石头月,其下走江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生米市尽处有寺名演义有二物且得甘叔异邓南秀简寿玉诗

往来屡觅肩吾钓,八十初逢演义僧。

香爇黄连云细细,薜看石柱帔层层。

何妨杖策往幽步,频念竹炉眠曲肱。

海内故人难数见,壁间时得姓名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