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野轩答李著作见寄

公居何事葺幽轩,客味萧条称养閒。

人笑规模犹物外,我怜风景胜花间。

秾林斗影舒帷幕,浅溜馀声杂佩环。

欲把郡图传向此,座中常得见岷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幽静的轩室中居住的情景,通过与访客的对话,展现了其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首句“公居何事葺幽轩”以疑问开篇,引出对官员居住环境的关注。接着,“客味萧条称养閒”一句,点明了访客在此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暗示了主人的生活方式。

“人笑规模犹物外,我怜风景胜花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以他人之视角,以“笑”字表达对主人生活方式的不解或调侃;另一方面,诗人自述,以“怜”字表达对这里风景的喜爱,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境界。

“秾林斗影舒帷幕,浅溜馀声杂佩环”描绘了轩室内与室外的景象,树林的浓密光影与流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里的“帷幕”与“佩环”分别借指光线与水流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欲把郡图传向此,座中常得见岷山”表达了诗人希望将郡中的地图带到这里,以便在聚会时能常常看到岷山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主人与访客之间关于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交流与共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共同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雅致生活和精神超越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揽秀亭

亭在西山积翠中,烟岚气象一重重。

芟开檐际偏高竹,见得云间最后峰。

野色为谁长郁茂,物情于我似从容。

年来已有林泉兴,倚著阑干兴转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辅元韵

山岚秾秀望中青,路转松阴步步迎。

十里晴郊供野意,万家和气发欢声。

春台不觉残春景,乐国偏知众乐情。

公向蜀人深有意,更怜风物暂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钟阳道中和酬辅元

忽捧琼瑰俗眼惊,荷君深照旧交情。

归心自喜双亲寿,拙计难酬厚禄荣。

十舍路岐平野阔,几重村落霁烟生。

羁游每忆家山乐,况是花时到锦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任遵圣之官富顺二首(其一)

千丈苍松出故林,乔枝成就古根深。

栋梁须负平生用,霜雪难移此日心。

月白曾经丹凤宿,风悲定有老龙吟。

重岩复涧何缘幸,一旦家家得茂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