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云章的《乌龙岩》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清凉宜人的画面。首句“神龙不腾霄”暗示了乌龙岩的神秘与隐逸,龙潜而不飞,象征着此处的超凡脱俗。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重冈掩幽邃”、“仄径缘鼪鼯”等描绘了山势险峻、小径崎岖,以及环境的幽深和远离尘世。
“绀宫嵌虚崖,浓绿抱窗几”形象地刻画了寺庙的奇特构造,仿佛是镶嵌在峭壁上的蓝色宫殿,四周环绕着浓郁的绿色植被。夏日炎炎,“炎暑到门尽,禅房气如水”,表达了乌龙岩内禅房的清凉宜人,如同避暑胜地。
“风从山顶来,吹落高松子”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风的怡人,以及松子落地的宁静。诗人笔下的老僧“寡酬答,趺坐苔壁倚”,表现出僧人的静默与超然,将自己比作微不足道的糠秕,反映出对世俗的淡泊。
“惟有蝉鸟声,时时聒人耳”则以蝉鸣鸟叫的自然之声反衬出山中的寂静,增添了生机。碧潭倒映山色,诗人想象“抱珠睡何慵”,表达对这里的喜爱和向往。最后,“秋田望甘泽,我欲鞭龙起”表达了诗人期待借助龙的力量,为干旱的秋田带来甘霖的愿望,寓意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龙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