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一)

左元仙伯,旧从当日,太一下生。

念道尊德贵,体隆貌重,盖天勋业,出世才名。

父子一时,君臣千载,侍宴通宵留太清。

衣冠盛事,满床象简,隔坐云屏。年年此夜寒轻。

正在东风下,不夜城。

看御杯重劝,宸章屡赐,盛传歌舞,高会簪缨。

桃李玉姬,芝兰子舍,尽向三台瞻寿星。

从今去,愿千春献祝,午夜观灯。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左元仙伯,昔日追随太一降生之时。
怀念他尊贵的道行和崇高的品德,身形威严,功绩如天,世间声誉显赫。
父子同在,君臣相随千年,整夜陪伴在太清仙境。
盛大的宴会,满床书籍,云屏相对,每年此刻寒意微轻。
正当春风拂面,不夜之城中。
目睹皇帝频频举杯,赐予御文,歌舞升平,高官显贵聚会。
桃李弟子,芝兰子弟,都仰望三台,为寿星祈福。
从此以后,愿千秋万代献上祝福,在午夜赏灯。

注释

仙伯:道教中的仙人。
当日:指太一降生的时候。
太一:古代神话中的重要神祇。
道尊德贵:道德高尚,地位尊贵。
侍宴:参加宴会。
太清:道教中的仙境。
衣冠盛事:盛大的礼仪活动。
桃李玉姬:比喻优秀的弟子。
芝兰子舍:比喻有德行的家庭。
三台:古代星宿名,象征朝廷或高位。
午夜观灯:元宵节赏灯习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当时的豪华气派和欢乐情境。从“左元仙伯”起首,可见诗人对此人的尊崇与敬仰,这个人物形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念道尊德贵,体隆貌重”,则进一步描写了这位人物的高贵与庄严气质,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或是道教中的仙境。紧接着,“盖天勋业,出世才名”表明了其非凡的成就和声望,这些都超出了普通人的范畴。

“父子一时,君臣千载”,则跳跃到时间的维度,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的人伦关系和政治格局。接着,“侍宴通宵留太清”描绘了夜晚宴会的悠长与纯净,这里的“太清”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最高天界,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衣冠盛事,满床象简,隔坐云屏”,则通过对服饰、文书和座位的描写,再现了宴会上豪华的景象。这里的“象简”可能指的是用玉制成的简册,而“云屏”则是装饰华丽的屏风。

“年年此夜寒轻”,诗人提到了特定的一个春夜,虽然天气有些许凉意,但在这样的宴会中却感觉不到寒冷。紧接着,“正在东风下,不夜城”,则通过对春夜东风和不眠之城的描写,强调了宴会的长久与热闹。

“看御杯重劝,宸章屡赐,盛传歌舞,高会簪缨”,这里展现的是君王赏赐和宴会上的热烈气氛。诗人通过对饮品、皇恩和宴会娱乐的描绘,表现了最高统治者的慷慨和宴会的盛大。

“桃李玉姬,芝兰子舍,尽向三台瞻寿星”,则转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长寿之愿的表达。这里的“三台”可能是指宫廷中的高台,而“寿星”则象征着永恒和吉祥。

最后,“从今去,愿千春献祝,午夜观灯”,诗人表达了自此以后每到春天都要为这场宴会所承载的美好时光祈福,同时也提到了午夜观赏花灯的习俗,作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盛大宴会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尊贵、宴会豪华、时间永恒等主题的展开,展现了古代宫廷文化中的一种理想化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令(其二)七夕

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

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秋韵起,月阴移。

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一)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花阴柳影映帘栊。罗幕绣重重。

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银字歇,玉杯空。

蕙烟中。桃花髻暖,杏叶眉弯,一片春风。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夜行船(其二)馀英溪泛舟

弄水馀英溪畔。绮罗香、日迟风慢。

桃花春浸一篙深,画桥东、柳低烟远。

涨绿流红空满眼。倚兰桡、旧愁无限。

莫把鸳鸯惊飞去,要歌时、少低檀板。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其一)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

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朦松。

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

明日烟江□暝曚。扁舟系、一行螮蝀。

季鹰生事水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

形式: 词牌: 夜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