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杨山人韫华病危以书见贻读竟题后

窭士无悦生,贤人每穷死。

近死持寸心,确然悟生始。

百年知莫追,既死死何俟?

但求死后波,不沈贱名氏。

杨君负道名,在世宁速毁。

毁身弗毁道,凭命实凭理。

君恐难自凭,亦难听其委。

顾以此任钜,托肩及贱子。

恻恻三百言,黯黯墨浮纸。

想君力疾书,不复惜枯指。

作书三月半,半月达吾视。

亟思报慰君,恐君已没齿。

黄土万仞泉,青天一寸晷。

置枕未及眠,谁亡更谁在?

今日东风归,漂摇众情改。

我情思缚春,因君顿弛解。

倘君身竟生,转奥夺明采。

应有含笑魂,来破梦中涕。?鸟驰空濛,未来往先待。

惟斯千载名,昭昭翊真宰。

我名愁失传,胡由与君恃?

我纵不传君,名岂逐身止?

反覆君书言,令我志摧靡。

耳摄东流江,奔腾入沧海。

沧海流无垠,名存亦稊米。

君何不达观,而不究其涘。

长饿累妻孥,独介忤乡里。

生无术禦穷,而仅恋乎是。

悲哉君百穷,不穷或赖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吴门杨山人韫华病危以书见贻读竟题后》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杨山人(杨韫华)的遭遇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道德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窭士无悦生,贤人每穷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士的悲惨命运,以及有德行之人的不幸遭遇。接着,“近死持寸心,确然悟生始”表达出在临近死亡时对生命的深刻反思。随后,“百年知莫追,既死死何俟?”提出对生命无法挽回的感慨,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生命的重要性。

“但求死后波,不沈贱名氏”则表达了对个人名誉和历史地位的追求,希望即使在死后也能留下一定的影响力。接下来的几句“杨君负道名,在世宁速毁。毁身弗毁道,凭命实凭理”是对杨山人品格的赞扬,指出他虽在世遭受毁誉,但坚持道义,不为外物所动。

“君恐难自凭,亦难听其委。顾以此任钜,托肩及贱子”表达了对杨山人困境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愿意承担帮助他的责任。接下来的“恻恻三百言,黯黯墨浮纸”描述了诗人阅读杨山人书信时的感动与深思。

“想君力疾书,不复惜枯指。作书三月半,半月达吾视”展现了杨山人在病重之际仍坚持写作,表达对生命的不舍与对诗人的关怀。最后,“亟思报慰君,恐君已没齿。黄土万仞泉,青天一寸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杨山人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生命、道德与命运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对杨山人高尚人格的敬仰与怀念。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初夏即事二章(其一)

委尘减劳役,致我心清幽。

缭屋花娟娟,佳女来倚楼。

万象色为腴,天妙供神游。

琴溽弦无声,引歌自迟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初夏即事二章(其二)

上渚茭叶白,下溆菖蒲青。

晨渔方试桡,拍拍鸥来迎。

初旭自然好,雨气暗生馨。

独眄惬所怀,安使酒杯停?

形式: 古风

独坐有得

径藓分阴到蛎墙,鸟雏立竹待群翔。

困心家事抛吟事,涩眼云光夺楮光。

荦确难扪生石意,沈冥可住即天乡。

隔门城堞江岚满,下有寒流上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愤极

人于悲愤极,意气复难多。

面壁呵天问,抽刀斫地歌。

驰驹空大野,寄鸟但荒萝。

且引南禅例,斋心忏蝎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