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人祇看采芙蓉,香气长黏绕指风。
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采摘芙蓉花的画面。芙蓉,即荷花,常在中国古诗文中象征着高洁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诗人通过别人的视角,观察到有人正在采摘这些荷花,但他们所注意到的却是那种香气,它似乎附着在风上,甚至黏连于指尖,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荷花之美和那份淡雅的香气。
"两岸映,一船红" 这一句,则从视觉效果上强调了荷花的颜色与环境的搭配。荷花在水面上的倒影与它们本身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而“何曾解染得虚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无法充分领略的感慨。这里的"虚空"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广阔,也可能指代心灵的深处。诗人似乎在感叹,尽管荷花之美已被人们所欣赏,但它那种超脱尘世、不染纷华的精神内涵,却难以完全捕捉和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荷花采摘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自然之美既有共鸣又感到难以完全把握的复杂情感。
不详
问我生涯祇是船,子孙各自赌机缘。
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
莫学他家弄钓船,海风起也不知边。
风拍岸,浪掀天,不易安排得帖然。
大钓何曾离钓求,抛竿卷线却成愁。
活泼泼,乐悠悠,自是迟疑不下钩。
静在须禅动即禅,断云孤鹤两萧然。
烟浦畔,月川前,槁木形骸在一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