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同年黄玉圃番社图

九重涣汗使臣知,万都蛮荒跂踵时。

耳目全开天海外,土风尽入竹枝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治理与文化融合的情景。诗人吕谦恒以“九重涣汗使臣知”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涣汗”一词,既指皇帝的恩泽如汗雨般普降,也暗含了派遣使臣巡视边疆之意,体现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和关怀。

接着,“万都蛮荒跂踵时”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边疆地区偏远、荒凉的景象,以及人们对中央政府的期盼之情。“跂踵”二字生动地刻画出边民翘首以盼、渴望得到中央政府支持与保护的状态。

“耳目全开天海外”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边疆地区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边民对外界的了解日益增多,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政策调整,使得边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最后,“土风尽入竹枝词”点明了文化融合的主题。竹枝词是民间诗歌的一种形式,常用来描绘地方风俗、民情或历史故事。此句意味着边疆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风貌等通过竹枝词这一载体,被广泛传播和记录下来,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也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朝时期边疆治理与文化交流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稳定与文化繁荣的期待和赞美。

收录诗词(13)

吕谦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甲妇

大甲妇,一何苦。

为夫馌饷为夫锄,为夫日日绩麻缕。

绩缕须净亦须长,撚匀合线紧双股。

斲木虚中三尺围,凿开一道两头堵。

轻圆漫捲不支机,一任玄黄杂成组。

间彩颇似虹霓生,绽花疑落仙姬舞。

吾闻利用前民有圣人,一器一名皆上古。

况兹抒轴事机丝,制度周详供黻黼。

土番蠢尔本无知,制器伊谁远近取。

日计苦无多,月计有馀缕。

但得稍閒馀,轧轧事伛偻。

番丁横肩胜绮罗,番妇周身短布裋。

大甲妇,一何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后垄

去县日以远,风俗日以变。

顾此后垄番,北至中港限。

音语止一方,他处不能辨。

头发顶上垂,当额前后剪。

发厚压光头,其形类覆碗。

亦有一二人,公然戴高冕。

黑丝及红绒,缠之百千转。

大有古人风,所惜双足跣。

男女八九岁,牙前两齿刬。

长大手自牵,另居无拘管。

父固免肯堂,翁亦无甥馆。

是处两三间,村庄何萧散。

高廪置平原,黍稷有馀挽。

所虑湿气蒸,驾木如连栈。

巨匏老而坚,行汲络藤瓣。

溪水涨连旬,利涉身焉绾。

丰年百礼偕,疾病颠危罕。

饮酒即高歌,其乐何衎衎。

形式: 古风

昙花图(其一)

西域谁携仙种回,昙花喜杂瘴烟开。

分明遗赠皇华使,不令空王独占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昙花图(其二)

一帆飘渺驾长川,留取奇花入画妍。

却笑君房浮海去,不传芝草长琼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