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

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

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

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

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

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

晚年开释卷,犹日映众星。

苦集始觉知,因果乃方明。

示教惟平等,至理归无生。

分别根难一,执著性易惊。

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

大椿径亿尺,小草裁云萌。

大云降大雨,随分各受荣。

心想起异解,报应有殊形。

差别岂作意,深浅固物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歌颂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修养与追求,从学术、品德到心性修炼,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人生智慧的探究。诗中“少时学周孔”开篇,便点明了儒家经典的学习,继而以“弱冠穷六经”表达了对儒家六艺的精通。

在品德修养上,“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描绘了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其中“方册”指的是品行的记录,而“丹青”则象征着高尚和纯洁。接着“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强调了言行一致和为善之举的重要性。

诗中还对道家思想有所体现,如“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经》等道家经典的研读和对道家的理解。"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则暗示了一种高深莫测、难以言传的心法。

至于人生智慧的探究,“苦集始觉知,因果乃方明”揭示了作者对于因果关系的洞察,而“示教惟平等,至理归无生”则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本质真理的思想。

最后,“分别根难一,执著性易惊”指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容易迷失方向。"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表达了对根本真理的探寻和对美好事物的衡量。而“大椿径亿尺,小草裁云萌。大云降大雨,随分各受荣”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万物各得其所、和谐共存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儒家道德修养与道家思想的融会贯通,展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人生智慧,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本质真理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93)

萧衍(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南梁建立。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 字:叔达
  • 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 生卒年:464年-549年

相关古诗词

团扇歌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戏作诗

宓妃生洛浦,游女出汉阳。

妖闲逾下蔡,神妙绝高唐。

绵驹且变俗,王豹复移乡。

况兹集灵异,岂得无方将。

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

燕赵羞容止,西妲惭芬芳。

徒闻殊可弄,定自乏明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戏题刘孺手板诗

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

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有所思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