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纪事(其四)

蹈海闻高义,斯人亦壮哉。

岂知宾日地,犹有报韩椎。

蕞尔蜻蜓国,居然獬豸才。

一声燕市筑,千古尚馀哀。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谭嗣同的《汉上纪事(其四)》,主要表达了对某位高尚人物的敬仰和对其壮烈事迹的感慨。首句“蹈海闻高义”赞扬了这位人物的英勇行为,可能是指他为了某种道义或理想,甚至不惜蹈海赴难。接着,“斯人亦壮哉”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壮志豪情。

“岂知宾日地,犹有报韩椎”暗指这位人物的复仇精神,可能是在海外某个地方,他仍然怀揣着为国家或民族雪耻的决心,类似于战国时期刺客聂政刺杀韩国丞相的故事,这里的“报韩椎”即指此意。

“蕞尔蜻蜓国,居然獬豸才”将主人公所在之地比喻为微小但坚韧的蜻蜓国,象征他的抗争之地虽小,但其人格如同獬豸(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公正神兽),刚正不阿。最后一句“一声燕市筑,千古尚馀哀”,以燕市筑台的历史典故,形容主人公的壮举如同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的筑台,悲壮而感人,其事迹千百年来仍让人感怀哀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历史典故,高度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情操和英勇行为,展现了谭嗣同对于忠诚与正义的崇尚。

收录诗词(74)

谭嗣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览武汉形势

黄沙卷日堕荒荒,一鸟随云度莽苍。

山入空城盘地起,江横旷野竟天长。

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

远略未因愁病减,角声吹彻满林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崆峒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

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

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

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到家(其一)

孤岭破烟石径微,湾头细雨鸬鹚飞。

有人日暮倚门望,应念归人归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