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行

君不见平陵班仲升,君不见句章阚德润。

二子佣书日苦贫,投笔诵经总才隽。

又不见二子之后有胡生,寸管从人落魄行。

往往自诧骨非贱,口述二子功与名。

凿空绝域称使者,孝廉为郎补中舍。

都乡拜爵金印持,定远封侯玉门射。

胡生果是大耳儿,蛟龙尺水自有时。

长安乞米齿编贝,且得待诏聊免饥。

不能持钓富春泽,只解校文天禄阁。

丈夫岂必终落魄,他时人认佣书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平陵的班仲升,还有句章的阚德润。
他们两个靠抄书天天贫困,放下笔诵读经典却都才华出众。
再看那二人之后的胡生,拿着笔到处流浪失意。
他常常自夸骨头不贱,口中讲述着班、阚二人的功绩和名声。
他在边疆开辟道路被称为使者,凭借孝廉身份做了郎官,补任中舍官职。
在京城被授予爵位,手握金印,甚至封侯于玉门关射猎。
胡生果然是个大耳朵的人,即使在狭小的环境中也能展现蛟龙之才。
在长安乞讨度日,只能暂时做待诏以避免饥饿。
他没能持竿钓鱼于富春江畔,只会校对文稿在天禄阁任职。
大丈夫怎能永远困顿,将来人们会认出他曾经是个抄书的客人。

注释

君不见:你没看见。
平陵:地名。
班仲升:人名。
句章:地名。
阚德润:人名。
佣书:受雇抄写。
苦贫:生活困苦。
投笔:放下笔。
才隽:才智出众。
胡生:人名。
落魄:困顿失意。
自诧:自夸。
骨非贱:骨头不贱,比喻人有贵气。
凿空绝域:开辟边疆。
使者:使者身份。
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科目。
郎补:补任郎官。
都乡:京城。
拜爵:授予爵位。
金印:象征权力的印信。
定远:封号。
玉门射:在玉门关射猎。
蛟龙尺水:比喻人在困境中仍显才能。
有时:有时机。
长安:古都。
乞米:乞讨食物。
待诏:等待皇帝召唤。
持钓富春泽:在富春江垂钓。
校文天禄阁:校对文稿在天禄阁。
佣书客:抄书的客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一方面,诗人通过“平陵班仲升”和“句章阚德润”两个典故级人物的提及,展示了一种书香门第、才子佳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身处贫困,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理想,通过读书写作来维持精神上的高洁与自尊。

另一方面,诗人又描绘了“胡生”的形象,这是一个大耳朵的儿童,从事低贱的职业,生活在社会底层。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边缘人物,也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通过努力,最终获得了官职和荣誉。

诗中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公的感慨,以及对那些虽然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的一种同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朴素,意蕴深长,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29)

区仕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声伯赴南安军羁置

凤山君出早,马厩我来迟。

盘辟分斋日,流涕伏阙时。

谪堪栽岭树,愁莫赋江蓠。

横浦看前辈,应刘铁汉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都门送杜枢院

赫赫中兴业,黼扆咨明辅。

锋车召黄岩,端笏拜西府。

昔簉讲筵班,倏接仪曹武。

庶几进谠言,衮职万一补。

璚琚厕珷玞,楩楠杂榛楛。

镜几祈圣哲,厦构谋梁柱。

云何梦傅时,而乃与哙伍。

指图玩金瓯,进箴骄玉斧。

旦夕尚逡巡,调剂竭肝腑。

志竟不可谐,洁身谢鹓羽。

道岂荣抽簪,思恒记铭釜。

公行且居东,衮归谒朱户。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寄赵仲白先辈

章台杜牧之,长安孟东野。

忆君飞笔时,何处木兰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黄恺刘黻赵蕃王元野会讲祐国僧舍

城角晓方罢,斋钟时一鸣。

良候属春莺,求友来嘤嘤。

吾侪二三子,簪盍怀同声。

相期辨初志,视履规安行。

道岂讲解得,学以磨琢精。

释氏辨一心,且不蕲修名。

齐盟共商求,勉旃在明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