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无俗亭

一榻萧然岸幅巾,寒梅为友竹为邻。

清谭谢傅风流胜,倒载山翁气味真。

独把琴棋消永日,未须歌管送馀春。

簿书堆案应频扫,不学陶潜避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联“一榻萧然岸幅巾,寒梅为友竹为邻”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场景:他独自坐在空旷的屋内,头戴宽边帽,周围是与他相伴的寒梅和翠竹,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这里的“寒梅”和“竹”不仅作为自然景物,也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

颔联“清谭谢傅风流胜,倒载山翁气味真”进一步展现主人公的风度与情趣。他与古代文人谢安、傅玄相提并论,谈论的话题充满文采与风雅;同时,他效仿山翁饮酒作乐,生活态度洒脱自在,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独把琴棋消永日,未须歌管送馀春”描述了主人公日常的生活方式。他独自弹琴、下棋来度过漫长的时光,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春天即将过去时,并不需要音乐与歌舞来点缀,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已经足够丰富和美好。

尾联“簿书堆案应频扫,不学陶潜避俗尘”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待官场事务的态度。虽然他可能需要处理繁杂的文书工作,但他并不像陶渊明那样逃避世俗,而是积极面对,保持内心的清净与独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超脱世俗、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人日立春呈元成进道二兄二首(其一)

人日春风动琯灰,新年佳节并相催。

金花巧向钗头见,和气潜随斗柄回。

青入池塘频梦草,暖生官阁易寻梅。

相从便好携炉铫,乳面新来胜撇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人日立春呈元成进道二兄二首(其二)

新诗如律起寒灰,多谢邹郎着意催。

清比金茎天上落,句生春草梦中回。

才高可但空吟雪,心铁犹能强赋梅。

山月欲圆人又好,羡君同泼瓮头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校文毗陵经由见寄

牵衣儿女最相关,节物催人岁欲阑。

船落草声惊梦断,水涵山影照杯残。

堂深空羡河阳集,被冷谁怜范叔寒。

坐想归途花正好,杜鹃声里破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度黄陂岭

肩舆渺渺历崎岖,自笑谋身老更迂。

献策但知忧社稷,投荒那敢顾妻孥。

南行已度黄陂岭,北去何愁青草湖。

冒雨穿云信奇绝,玆游真岂是良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