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归(其三)

滩流怒不平,两岸闻鸡鸣。

寒风振大壑,咿咿杂橹声。

推篷一以望,烟岛纷纵横。

古戍连秋草,残流带曙星。

的的渔灯乱,迢迢塞雁征。

朝日映扶桑,因之凌东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归途景象。开篇“滩流怒不平,两岸闻鸡鸣”,以怒涛与鸡鸣交织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既激昂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接着,“寒风振大壑,咿咿杂橹声”两句,通过寒风的呼啸和橹声的交织,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

“推篷一以望,烟岛纷纵横”描绘了诗人推开船篷,远眺所见的景象,烟雾缭绕的岛屿在晨光中错落有致,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随后,“古戍连秋草,残流带曙星”则将视线拉回地面,古老的戍堡与秋草相依,残余的流水映衬着晨星,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历史感的画面。

“的的渔灯乱,迢迢塞雁征”两句,渔灯闪烁与大雁南飞,动静结合,既展现了生活的烟火气,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迁徙的主题。最后,“朝日映扶桑,因之凌东溟”以朝日初升,映照着东方的太阳神树(扶桑),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诗人乘此东行,寓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描绘,也有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杨亦琳上春官

携馀一尊酒,送子长河湄。

征途八千里,行役在京师。

是时冬正深,冻雪胶河澌。

玄云澹不流,我马东西驰。

赠君从此去,云霄会有期。

鸿雁起天末,鹪鹩巢深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舟次横江上春官

夙昔秉柔翰,抗志事遨游。

驾言不得意,各各守故邱。

今晨当别离,何由展绸缪。

玄冬十二月,霜露欺重裘。

冠盖趋河曲,声华满帝州。

努力赴风云,明良固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舟次横江

凌晨发江门,其夕抵东渚。

西流下崩湍,方舟逆相拒。

危樯牵巨缆,十步九回顾。

滩声怒如雷,杂以萧骚雨。

游人终夜叹,大半思乡土。

却望猪头山,三朝又三暮。

形式: 古风

舟中玩月

孟秋苦积霖,经旬不肯歇。

晚色稍澄霁,开窗陶嘉月。

金波荡漾明,半侵瑶池阙。

乍如一钩悬,散作千流沫。

孤云袅袅垂,忽与渔灯没。

舟人趁暮潮,进棹暗相拨。

水宿厌滞淫,临流暂披豁。

安得任公钓,下捣鼋鼍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