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行

天清露白猿声哀,巫山宛如屏障开。

峰回江转青未了,烟消雨歇空阳台。

我疑峨嵋青城移下瞿唐峡,又疑泰华衡庐飞过剑门来。

白云几朝莫,巫山青如故。

隔江望南陵,正见施州路。

路杳如线百八盘,人行如蚁云边度。

夷陵渐近楚江分,懒向江头问沿溯。

欲从车马向荆门,堂上心期不可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巫山行》描绘了作者在巫山地区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首先,诗人通过“天清露白猿声哀”这一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凄美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接着,“巫山宛如屏障开”,生动地描绘了巫山的雄伟壮观,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展现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

“峰回江转青未了,烟消雨歇空阳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巫山的自然之美。峰峦回旋,江水蜿蜒,绿意盎然,烟雨散去后,空旷的阳台显得格外宁静与开阔。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接下来,“我疑峨嵋青城移下瞿唐峡,又疑泰华衡庐飞过剑门来”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巫山美景的惊叹之情。他仿佛在想象中将其他著名的山脉移至巫山,以此来强调巫山的非凡魅力。

“白云几朝莫,巫山青如故”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尽管白云变幻无常,但巫山的青翠之色却始终如一,象征着自然界的恒久不变。

最后,“隔江望南陵,正见施州路。路杳如线百八盘,人行如蚁云边度”描绘了作者在江边远眺的场景,以及对道路蜿蜒曲折的描述,既展示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也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夷陵渐近楚江分,懒向江头问沿溯”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累的心态。

“欲从车马向荆门,堂上心期不可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憧憬,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挑战,也不忘初心,追求心中的理想。

整体而言,《巫山行》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理想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82)

王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夏沌口

夕阳高柳数家,丛苇汀烟百里。

苍然几处萧疏,时见大江渺瀰。

形式: 六言诗 押[纸]韵

采莲归

停把木兰桡,随风度画桥。

夕阳低绿水,鱼跃出银刀。

形式: 五言绝句

题弹琴峡

边城春色晚,四月柳含芽。

不入居庸道,安知有落花。

涧水清浅流,高低绕人家。

忽闻孤鸾别鹤之清调,琅然出幽谷之谽谺。

水石自成音,穆如风中琴。

听无用于钟期,巧无施于伯牙。

洗我客愁尽,因之发长嗟。

大都商旅来如市,雄边羽檄纷如麻。

高风撼地白日黯,梦魂不定听胡笳。

皆言此地即堪愁,不到边庭鬓欲华。

孰有幽泉不改音,乔木四时山自嘉。

乃知桃花源,何必武陵涯。

形式: 古风

昌平州别同年李检庵户部

吾为疏爽累,酷爱李兄淳。

卫绾无他肠,德操言语温。

高堂初白发,綵服及青春。

忆昔在京师,邸舍偶相邻。

种花一两行,蔬畦在堂陈。

扫径延佳客,劝酬意偏真。

重以规戒辞,蔼然长者心。

嗟今半载别,双鬓满边尘。

忽然兹邂逅,如见吾家人。

喜剧各忘言,有涕还沾襟。

感君父子间,团圞未老亲。

我壮父已耋,兼又病相侵。

胡天万里迈,江山白云深。

匪我无罗绮,匪我无甘珍。

亲病不能享,受禄虚吾君。

欢悲两相激,君亦为吾矉。

夜归不能旦,蒙露驰征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