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墨送两冯君(其二)

琅玕翠饼敲玄笏,老我残砖直愧渠。

遣似两冯论里好,管城脱帽却时须。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碧绿如琅玕的翡翠糕点轻敲着黑色的笏板,
面对我这些残破的砖瓦,我深感惭愧,

注释

琅玕:形容碧玉般的绿色美石,此处比喻翡翠糕点。
翠饼:绿色的糕点。
玄笏:黑色的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长条形竹木板。
老我:使我显得年迈。
残砖:破旧的砖瓦。
直愧渠:直接感到羞愧。
遣似:仿佛像。
两冯论里好:两位冯姓的朋友在谈论美好的事物。
管城:指毛笔,古人常以管城侯来代称书法家。
脱帽:脱下帽子,表示敬意或尊重。
却时须:有时需要脱帽致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名为《川墨送两冯君(其二)》。诗中“琅玕翠饼敲玄笏”一句,通过对琵琶演奏的情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场景和艺术享受的氛围。“老我残砖直愧渠”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意,觉得自己才能不够,与“两冯”相比有所不足。

接下来的“遣似两冯论里好”则是对友人的赞美,认为他们在品德上如同古代的贤人。最后,“管城脱帽却时须”则暗示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物和友谊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雅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877)

苏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飞鸣

飞鸣一雁带秋回,寂历黄花傍节开。

草木不逃天地役,禽鱼常罹网罗灾。

中年衣食忧妻子,道远舟车倦往来。

未了此生谁料得,相逢且覆眼前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中秋

亲朋关河阔,一岁几合并。

回思十载我,大半短长亭。

我发日已白,我心日以惊。

尚喜淡泊资,于世少经营。

五日过三县,山川知我情。

吟诗自娱悦,俗子徒我评。

忆我会心友,与我同死生。

取我尘化衣,濯我沧浪清。

我归已数日,我友各有行。

百川我友朋,五岳我弟兄。

我酒难独饮,我怀谁与倾。

今夕我中秋,我自看月明。

形式: 古风

书怀

出门莽莽无所适,青草门前少行客。

读书妄意学周孔,行年三十头雪白。

朝廷伏闻治清静,贱子何忧官得失。

平生志气渺江海,前日诗名漫梁益。

相公青毡化乌有,大似不蒙稽古力。

恭惟元祐全盛时,左右明王非列辟。

尔时吾祖亦遭逢,曾与坡范同入直。

同朝人士服该贯,后世儒生犹辟易。

石羊去作高资梦,金榜空馀岘山宅。

烂然朱紫照一门,绵亘百年随社稷。

中兴郎从间有人,往往命薄中道塞。

只今晨星颇相望,岂不稽首荷王泽。

先人中间亦筮仕,曾未几见捐禄食。

坐令诸子各困顿,须与祖世事乖隔。

忠肝痛胆欲谁付,冷屋风灯但萧瑟。

明知长短均一尽,自是炎凉心所恻。

昨蒙宗公置牙齿,事下丞相当审覈。

驽才不堪驾十乘,爝火或可继残夕。

纵然得遂岂其志,未免妻嫂有轻色。

诸兄生儿任门户,两弟行当问家室。

祖宗祭祀足依赖,插架牙签肯终毕。

至尊恭己正南面,下采刍荛及群策。

男儿努力要及时,致君尧舜收故物。

春风吹花满江城,醉击珊瑚夜吹笛。

属予寄傲谅兹契,隐肆壶天许分席。

西游酹酒吊杜甫,东望吟诗怀李白。

潇湘南浮窥舜葬,淮海北上巡禹迹。

归来故旧半为鬼,未死一身长百疾。

向之经行辄梦寐,江汉沱潜犹彷佛。

尘埃熏人眼生翳,文字不立口挂壁。

樊笼日月安足恃,会觅丹砂变形质。

时哉鹏翼倘相逢,俯仰人间访畴昔。

形式: 古风

予既赋金貂亭诗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连饮辄醉随意长哦忽数十句录而成篇真醉汉口中语是可塞严命矣惜不令子大德允见之共一醉噱耳

君不见陈留阮籍字嗣宗,竹林贤者渠称雄。

登山临水辄经日,竟用酣饮全其躬。

谓浑汝不得复尔,独善犹子曰仲容。

以其任达似叔父,气压道北空多铜。

宗人共集作圜坐,酌以大斗飞金钟。

著言君子处域内,何异群虱居裈中。

形骸忽忘置不问,岂复上欲图三公。

古来贤达类若此,刘伶毕卓非凡庸。

陶潜数酌宦情远,李白一斗诗情通。

彼胡不醒匪不智,智在意表言难穷。

共惟遥集乃咸嗣,是饮三代传家风。

五马渡江一马龙,事未几见嗟江东。

就家拜爵下车去,摇手温峤吾谁从。

京尹非才固所愿,青山听入明招终。

所亲相顾数在念,谓方醉耳何其聪。

孙为知几翁远识,信使日月垂虚空。

山林钟鼎不两立,珥貂著屐将无同。

解之换酒亦不恶,蜡以盛足诚为工。

古来醉人醉亦醒,后之醒者醒而聋。

作亭缥缈山水胜,曳杖扶疏烟雨濛。

长江为杯斗为杓,一饮天地生春红。

持杯却酹我遥集,籍咸坟土俱蒿蓬。

步兵常侍本何物,目送千古归飞鸿。

我今与子生并世,得不痛沃崔嵬胸。

只看祖家当时所馀两小簏,其视吴屐相去何啻亿万千千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