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回家拜祭感怀

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

乱后人家生事薄,游兵逻卒犹喧阗。

山乡路阻无纸钱,江村月落烹细鲜。

新魂旧魂百战死,孤儿寡女双泪涟。

陈生归来泉石下,独居一屋如磬悬。

洁膳孝养复何有,幽轩洒扫花竹妍。

青藜之羹荐香饭,翠壶之茗烹清泉。

二亲避地海中渚,顾影百拜心悽然。

荷衣破碎暮雨急,枕书不寐思去年。

烽火连天暗锋镝,遗骸满野飞乌鸢。

兰盆酒果谁复设,若敖之鬼啼秋烟。

连兵搆祸今未已,疲民重敛何敢言。

喜闻王师下闽海,庙堂元宰方筹边。

桓桓诸将奋忠烈,义气思欲吞腥膻。

下方野人日矫首,旄头早落闽中天。

人有居,鬼有享,卖刀买犊耕山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卢琦的《中元回家拜祭感怀》描绘了中元节时的社会景象和个人情感。诗以月圆之夜起笔,点出中元节的习俗,但战乱之后,人们生活困顿,游兵和逻卒的喧嚣与乡村的凄凉形成对比。山乡道路难行,纸钱难求,江村人家只能以鱼肉祭奠先人,孤儿寡女涕泣思念。诗人陈生虽归乡,却只能在清贫中守孝,怀念父母避难海上,自己读书无眠,回忆烽火连天的过去。

诗中提及的“兰盆酒果”、“若敖之鬼”等元素,是传统中元节的祭品,暗示了对亡者的哀思。诗人忧虑战事不断,人民负担沉重,但期盼朝廷能平定边境,桓桓将领英勇抗敌,百姓翘首期盼和平。最后以“人有居,鬼有享”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结束战争、回归田园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也有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展现了元代社会背景下个人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264)

卢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字:希韩
  • 号:立斋
  • 籍贯:惠州

相关古诗词

寒夜闻角

野人卧病不得眠,呜呜画角声凄然。

黄云隔断塞北月,白雁叫破江南烟。

山城地冷迫岁暮,野梅雪落溪风颠。

长门美人怨春老,新丰逆旅惜年少。

夜深悲壮声摇天,万瓦月白霜华鲜。

野人一夜梦入塞,走马手提铁节鞭。

髑髅饮酒雪一丈,壮士起舞毡帐前。

五更梦醒气如虎,将军何人知在边。

形式: 古风

练湖曲

练湖七月凉雨过,白水荡荡红芙蓉。

芙蓉红尽早霜下,鸳鸯飞去何匆匆。

茜裙女儿弄虚碧,鸣榔声断无消息。

清波小藻出银鱼,落日湖山秋欲滴。

望湖接山云茫茫,鸟飞不尽青天苍。

丹阳使者坐白日,小吏开瓮春酒香。

倚栏半醉风吹醒,万顷湖光落天影。

挂冠何日隐江南,短褐纶竿上渔艇。

形式: 古风

威武曲

桓桓燕将军,威武今第一。

赤面注丹砂,虬须如插戟。

当年气意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床。

五年垂拱如尧汤,白日骑龙升上苍。

桓桓燕将军,威武不可量。

熹微日色生东方,早令一出照八荒。

形式: 古风

如梦曲哀燕将军

芙蓉华,为谁好,洞房昨夜将军老。

将军老去空铁衣,漆灯照寒人不归。

宫锦袍鲜毡帐高,将军夜酌凉蒲萄。

蒲萄力重醉不醒,美人独在珊瑚枕。

海子头,谁家楼,绣帘高挂风悠悠。

行人谓是将军府,将军不来罢歌舞。

将军容,丹砂红,威风凛凛盖世雄。

出门千骑塞行路,今日萧萧去何处。

平村曲,春水绿,将军猎归曾此宿。

将军一去成荒丘,依旧平村春水流。

皂雕鹰,紫骝马,将军围猎平沙野。

朔风萧萧吹野寒,将军战马独不还。

将军功,世无比,皇都甲第连云起。

将军一去空锁门,马上台边谁复存。

如花人,樱桃唇,傍人近前丞相嗔。

繁华日日笙歌送,世事悠悠总如梦。

朝作乐,暮作乐,朝暮金盘空错落。

昨日欲尽东方明,行乐未已悲哀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