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月哀十首(其十)”为题,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诗中描绘了秋风萧瑟、明月高悬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深深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金风萧瑟玉轮秋”,以“金风”点明秋季的凉爽之感,“玉轮”比喻月亮,形象地描绘出秋天夜晚月光皎洁的情景。接着“古木声中不尽愁”,在古树的飒飒声中,诗人似乎听到了无尽的哀愁,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
“自恨镜盆今已破,谁拈玉斧又重修。”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破碎的镜子比作人生中的挫折或遗憾,而“玉斧”则象征着修复或挽回的力量。诗人自责于无法修复那些已经破碎的事物,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不可逆转的哀叹。
“东西云散青山断,日夜江长绿水流。”这两句描绘了云雾散去后,山峦若断若续的景象,以及江水日夜不息、碧波荡漾的动态美。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三十一年今已矣,金风萧瑟玉轮秋。”诗人回顾了过去的三十年,感叹岁月如梭,如今又迎来了秋风萧瑟、月圆之夜。这一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时光的遥想,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愁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