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举所作的《丹丘道中寄钱大资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日常饮食“汤饼泼油葱”开篇,引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思念的对象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分楼头梅雨和夜晚亭下藕花微风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感伤的氛围,寓情于景。
诗人将这位老友比作晋代名臣谢安(字文靖),以其在凌烟阁上的画像象征其高尚品格,又提及唐朝徐有功,同样以阴德著称,暗指老友的仁德之行。最后,诗人感慨二十年时光流转,自己容颜虽老,但对老友的记忆和敬仰之情依旧如初,莲社旧友情谊历久弥新,红颜不再,唯有那份真挚的情感永不褪色。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