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草木萧条近著霜,四山如剑露锋铓。

边城寒入知秋早,公馆吟多觉夜长。

潘岳二毛新感叹,渊明三径渐荒凉。

故乡曾向京华望,今望京华似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秋兴》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边城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草木萧条近著霜”,以萧瑟的草木和临近霜降的季节,渲染出秋天的肃杀氛围。接着,“四山如剑露锋铓”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四面环绕的山峰比作露出锋利刃口的剑,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险峻与挺拔,同时也暗示了边防的严峻形势。

“边城寒入知秋早,公馆吟多觉夜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意的浓重。边城的寒冷让人意识到秋天来得格外早,而诗人独处公馆中,因思绪万千而感到夜晚特别漫长。这里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潘岳二毛新感叹,渊明三径渐荒凉”引用了潘岳和陶渊明的典故,潘岳在《秋兴赋》中有“二毛新叹”的感慨,而陶渊明的“三径”则象征着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最后,“故乡曾向京华望,今望京华似故乡”一句,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京城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有故乡的影子,而如今,京城仿佛也成了心中的故乡。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边城的独特感受,以及对时间、空间、故乡与自我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石门寨见长城遗址

匹马冲风晓气寒,边营东北近雄关。

行经一舍崎岖路,看尽千重紫翠山。

茅屋烟迷红树远,石城云锁戍楼闲。

秦人遗筑俱零落,满眼兴亡感慨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中秋赏月寄京中诸友(其一)

别却清光已隔年,又逢秋半赏婵娟。

沧溟水阔来偏缓,边徼楼高得最先。

万里总誇今夕好,一轮应比昨宵圆。

京华此景知何限,欲驾飞鸾会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赏月寄京中诸友(其二)

飘飘微雨洒轻尘,淡淡凉风扫暮云。

天上月轮看处满,人间秋色坐来分。

金蟆落影高低见,丹桂飘香远近闻。

玉宇琼楼悬望切,此心元自不忘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留咏亭

翼翼虚亭近水傍,主人终日为诗忙。

珍奇搜尽江山瘦,翰墨留多几席香。

半榻烟霞分雅淡,四时风月助清凉。

连篇累牍凭收拾,不但奚童一锦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