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克晦的《太清阁》描绘了一幅山中高阁的独特景象。首句“山下看山半在天”,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之高,仿佛山的一部分已经升入云端。接着,“山巅高阁更堪怜”进一步强调了阁楼的地理位置,身处如此险峻之地,阁楼显得尤为惹人怜爱。
颔联“四更海日生檐瓦,六月林风飒绮筵”运用了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四更时分,海日初升,阳光透过阁楼的檐瓦洒落,而即使是炎热的六月,林间清风仍能吹过华美的帘幕,带来一丝凉意。这两句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以及自然景色的和谐共生。
颈联“空外白飞何处雨,掌中绿绕半城烟”则通过想象和比喻,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奇幻景象。似乎远方有雨落下,形成一片白色的飞云,而近处则是绿色的树木环绕,半城都被轻烟笼罩,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尾联“当时同此开窗坐,一鹤翛翛若个边”回忆起过去与友人一同在此开窗赏景的情景,一只孤鹤悠然自得地飞翔,画面宁静而富有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太清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阁的环境,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交融,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和对自然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