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绀幰行空半簇花,太真扶辔极夭斜。
一声何处宁王笛,吹入春风百万家。
这段中国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在春日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寄托。首句“绀幰行空半簇花”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绀幰"指的是轻纱般的云彩,而"半簇花"则是春日里盛开却不失温婉的花朵。这种描写手法颇具画意,使人仿佛能嗅到花香。
紧接着的“太真扶辔极夭斜”中,“太真”指的是李白之妻,诗中的她正扶着马缰,行走在春日斜阳下。"夭斜"一词生动地形容了春光照耀下的温柔与柔和,这里不仅描绘出人物的姿态,也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第三句“一声何处宁王笛”则是一种突然的转换,诗人听到了宁王的笛声。这"一声"突如其来,却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春日的和谐氛围中。宁王在这里可能是虚指,也许只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人物,他的笛声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最后一句“吹入春风百万家”则将前面的描写与此时听到的笛声巧妙地联系起来。宁王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散到每一个家庭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递和情感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宁王笛声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音乐之美以及人间温暖的深切感悟。
不详
海山青碧一千重,楼观飞霞朵朵峰。
薄晚维舟浑不得,飘残女乐趁天风。
渔翁年几雪垂肩,钓罢归来月一船。
明日酒醒寻伴侣,卖鱼依旧禹祠前。
人人不识句中眼,请问吾家岩壑翁。
只把荒耽讥晋士,那知经济在其中。
绿树阴中石枕头,功成不愿割鸿沟。
君看上蔡牵黄犬,悔杀人间万户侯。